X

科大学者/故事

韩廷武:教书育人促成长
发布时间:2025-03-24 点击:

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,不能说我把课教好就尽到责任了,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,要与学生交朋友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,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,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,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,为祖国的前途、人类的命运着想。这么多年,我是一直坚持这么做的。

首先要从思想上爱学生,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。

我感受最深的是刚工作那几年。有一年,我带着14个矿建专业的学生到枣庄山家林煤矿生产实习,这个矿的煤层厚度只有80多厘米,进入综采面要匍匐着爬行,而且要趴在那里用铁锨挖煤,往镏子里铲煤,挖出的煤通过大巷运出来。作为老师,必须冲在最危险、最困难的地方,宁愿自己多吃苦,也要让学生少吃苦。每一次我都到最里边,让学生在外面,而且,一边干活,一边看着这14个同学有什么问题,避免出现安全事故。在带实习的过程中,我发现有个学生特别胆小,每一次我都把他安排在最后,离出口最近。有一次我带他们下井,刨煤机一开动,这名学生担心碰伤自己,吓得直往老塘里钻,老塘那里是已经撤掉支护的区域,非常危险,我一边大声喊,来阻止他,一边迅速从最里面爬到这个学生身边,把他拖住,不让他往里爬,才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。这时候我才发现,我的胳膊肘、膝盖、手掌等很多地方都擦破了,往外渗着血。但是我不后悔,保护学生才是第一位的。当年地矿系的胡峰老师带研究生下矿,为了保护研究生,自己的腿都被砸骨折了,这种为了学生的利益可以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的精神,是老师们一直学习和坚持的。我相信,这种坚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。

其次,要和学生交朋友,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教育工作。

工作之初,我对自己提出一个硬性要求:如果给一个班级上课,要在一周之内把学生全部认出来;如果给两个班上课,要在两周之内把学生全部认出来;如果给三个班上课,要在三周之内把学生全部认出来。当然,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。一般来说,在给新班级上课之前要先熟悉学生档案,把照片和人名对应起来。然后,在上课的过程中,通过课堂授课、自习答疑、课下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等不断进行熟悉,与学生认识了,把学生情况了解了,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。我记忆最深的是测绘九七级吴和明同学,他刚入学时,我发现他不爱学习,上课就在那儿坐着玩,不认真听讲,下了课作业也不认真做,应付了事,做错了也交上。我就奇怪,这个学生是怎么回事?我就主动与他交朋友,到吴和明宿舍里与他聊天。开始他不说话,一来二往,我们熟悉了,他说:“我喜欢做生意,我爸爸就是做生意的,钱挣了好多,我家里盖了一座五层小楼,上大学有什么好处,大学毕业不就是一个月几百块钱工资嘛?我就不想上,但是我爸爸非要让我上。”我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,他是光想着挣钱。然后我就反复跟他聊,做他的思想工作,从我自己讲起,鼓励他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。有一次他跑回家了,弃学不上了,是他爸爸把他硬送回来的。面对这种情况,我坚持与他谈话,起码得有十几次,夜间谈到下半夜两三点的情况是常有的。第一学期,他有三四门课程不及格,然而到了第二学期初,他的思想终于发生了转变,开始认真学习,作业做得很仔细、很正规,我帮他把落下的功课慢慢补起来,后来成绩提高很快,毕业的时候还考上了研究生,毕业后在广州工作。2013年,吴和明专程到学校来看我,对我说:“我永远忘不了您,韩老师,如果不是您的话,我这个大学上不下来。”后来,吴和明只要一到山东,就会来看我。

还有,对学生要求要严格,要敢于“管”学生。

学生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,要管,一味地不管就和家长的溺爱一样,对学生是有害的。现在,独生子女成了高校学生的主力,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难题。现在很多年轻教师不敢批评学生,怕学生承受不了。我觉得这是个大问题,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会毁了这一代孩子。记得在青岛校区,有一次新生入学,我在食堂吃饭,同一个餐桌上有老两口来送孩子上学,他们当时是雇了一辆小车把孩子送过来的。在食堂吃饭时,买了三个菜,当爸爸的给孩子夹肉,妈妈就给孩子夹鱼,孩子只顾着低头吃,自始至终没给父母夹菜。吃完饭去宿舍的路上,他爸爸扛着个大箱子,他妈妈背着个大包袱,他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两手空空地走着,这就是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。我觉得咱们仍然需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孝敬父母的教育,要教育学生抛开自我,考虑集体,心系国家。这需要我们老师不厌其烦地教育,等到他们毕业了,有了自己的下一代,他们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。我教过的学生私下常说,韩老师太厉害了,管得太严了。但他们毕业以后对我都挺好,经常和我联系,感谢我当初管着他们。

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个学生,他爸爸妈妈帮他扛行李,他就不能自己扛吗?年轻力壮的。我当时问他爸妈是做什么的,他爸爸是小学教师,妈妈是农民。他爸爸一个月就挣几百块钱,上有老下有小,那是二零零几年的时候。我问他租出租车送孩子来上学要多少钱,他说要600多元。送孩子来一趟要攒好几个月工资才够,来了还要给孩子买鱼买肉,爸爸妈妈都舍不得吃,这个学生就不换位思考?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,自己卷着铺盖去买张车票就来了,那时候还没有客车呢,都是那种大货车,坐在车厢里,尘土飞扬的。十八九岁的男孩子,你就得让他自己闯,何必租个出租车呢?现在有些学生,经常是自己一个人花钱比他父母两个人花的还多。父母在家吃苦耐劳,而有些子女却不考虑父母的辛苦,这种现象必须纠正。

选自《科大故事②》(2018年12月出版)(讲述:韩廷武 整理:徐明磊 信永华)